王永贵: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现实思考
(王永贵: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是高校党的建设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中,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 的高度,强调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这就明确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基于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宗旨开展的教育人、团结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先进理论的教育,引导师生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实现释疑解惑、沟通思想、凝聚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是指在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局和推动发展进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高校党委及各级党组织手中,不断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从而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确立行动方向。
一、战略定位: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要求
列宁曾对教育“不问政治”说法的伪善性予以披露,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资产阶级教育为“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服务的工具性。毛泽东也明确提出:“就教育史的主要侧面说来,几千年来的教育,确是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2] 这就明确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彰显了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使命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强调必须保证高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需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3]
1.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实现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保障。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命的实现,要求高校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而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动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这是推动高校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不偏离方向的政治前提。
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兼有引领方向和指导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目标实现中也必须发挥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既要把握方向、统领大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学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又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党治国理政的新举措制定决策、保障落实,将实现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党对高校领导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驾护航。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认识等层面的问题,是提高认识,引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师生的思想基础;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坚持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坚定师生的政治立场;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落实高校具体的规章制度,并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动安定团结高校的建设。正是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才得以实现。
2.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思想政治工作特性的鲜明彰显。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方向引领和精神动力。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限度地汇聚共识、凝聚力量,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这就决定了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性,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就是这一特性的彰显。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
从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阶级性出发,可以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和核心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直接而基本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性质的规定性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4] 从现实紧迫性来看,高校作为思想、知识和人才的聚合地,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形势在高校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多样化社会思潮并存模糊了师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这就需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正确应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冲击,实现师生理想信念的坚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3.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需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而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坚定政治立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5] 这是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明确,也揭示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动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也是高校其他任务得以完成的基础。在人才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根本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高校提出了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求,这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出一己之长;更需要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拥有较高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这就要求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6] 同时,要坚持面向广大师生,深入校园现实生活,着力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将服务师生和教育引导师生结合起来,将提高理论素养与满足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将树立远大抱负与着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师生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内在逻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掌握主导权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高校党委及各级党组织手中,这是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共同决定的。但是,理论上的“应然”并不意味着主导权的自动实现,必须将之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为重心,促进工作协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探寻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内在逻辑。
1.遵循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掌握主导权的前提。规律是隐藏在事物、现象和过程内部本质的、必然的、客观的联系,对规律的研究是正确开展工作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教育与国家发展乃至民族复兴的规律为切入点,回答好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此审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掌握,必须将之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7]
作为对主客体之间内在本质关系的揭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揭示的是各级党组织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意识与作为工作对象的广大师生的思想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主体的意识为客体真正接受,并经过客体内化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成果、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丰富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和活动开展中。要按照主体与客体认同、理论与实践联系、内化与外化统一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发,高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在激发求知欲的基础上提升其科学研究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接触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中及时澄清认识困惑、坚定信仰立场。这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是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既为教育对象提供获取文化知识的课堂主渠道,又积极搭设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创设问题情境,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为实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指明了方向。在规律的认识、研究和遵循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并以实际工作成效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实现的根本。
2.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创新:掌握主导权的重心。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和教条僵化。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大势瞬息万变,多种社会思潮长期共存,人的沟通交流快速便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掌握,必须以推进改革创新为重心,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坚持问题导向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立场的理念创新、内容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统一。为使改革创新更加有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指向现实问题的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短板与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一些高校内部存在着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杂音。”[8]“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影响着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地位和目标任务的正确把握。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往往陷入高高在上、流于形式、僵化刻板、缺乏针对性等诸多困境,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必须积极应对并寻求困境的解决,推进改革创新,以实效性保障工作主导权的掌握。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要注意坚持立场,遵循规律,实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改革创新不是纯粹的理论设想和没有目的的“见机行事”,“因事”、“因时”、“因势”为成功推进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教育人和团结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积极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进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示中让师生准确理解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意义,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这是“因事而化”。为及时回应师生的思想困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跟时代脉搏,把握发展大势和客观需求,在转变中求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对广大师生的武装,这是“因时而进”。为全面客观看待中国和世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网络化进程,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9] 实现传统工作方式与新技术新思维的融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与网络技术队伍的配合,这是“因势而新”。要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实现对主导权的真正掌握。
3.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工作协同:掌握主导权的保障。马克思强调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0] 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局并推动其发展,掌握工作的主导权,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并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实现工作协同,形成有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掌握主导权的组织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开展的,各级党政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承担主体,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有机组成。有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实现主导权的掌握,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精、作风纪律严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就要求坚持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的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常补“精神之钙”,坚定政治立场, “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1] 要坚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应对时代变化及时更新理念,掌握新思维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尤其是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端正工作作风,加强自我约束,以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的工作形象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明确责任,实现工作协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除了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基本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以外,还必须着眼于队伍整体合力的形成,实现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教学单位的整体协同。工作整体协同的实现,前提在于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协同机制。要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让各级党政职能部门把握方向,按照整体部署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方针和计划;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晓之以理,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讲透;群团组织负责动之以情,以丰富的活动开展为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渗透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文体活动中,实现“润物无声”。在此分工基础上,强化责任归属,建立相关制度,健全反馈激励机制,推动各部分工作成效的同向递增,在整体工作协同的实现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提高。
三、恰切之道:以主导权的掌握为抓手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究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因此,要以主导权的掌握为抓手,探寻恰切之道,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对高校其他工作的积极引领作用,服务于高校办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1.正确认识:着力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定位,决定了其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为现存社会秩序服务的工具性和意识形态性。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有科学的理论体系,有工作规律可以遵循。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必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就是指要按照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原则、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方法来做思想政治工作。”[12]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就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加强规律研究、强化组织领导。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为基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须着眼于以社会发展推进理论创新,建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科学理论指导。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增强时代感和渗透力,在对工作对象有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自觉遵循主体与客体认同、理论与实践联系、内化与外化统一等规律,探索科学方法,推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再次,高校各级党组织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阵地作用的保障。必须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成科学管理的落实。以主导权的掌握为抓手,实现科学理论指导,促成科学管理,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上下功夫,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2.结合实际:着力在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上下功夫。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基本都拥有了属于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它是高校办学宗旨和理念的彰显,也是高校强化人才培养、保持竞争力的要件。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必须进一步挖掘高校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打造特色,厚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与其他课程的同向协同效应逐渐形成,积极引领师生的理论认知和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统编教材在高校得到广泛使用,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格局形成,在此基础上要积极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课题,坚定师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富有成效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着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3] 实现对师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和陶冶;在各类教育宣传阵地把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断提高。高校各级党组织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必须认清高校的资源优势,善于将高校的知识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同时,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打造属于本校的独特模式和亮点,在强化师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3.发挥优势:着力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上下功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成效,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着力发挥主渠道作用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必须落实在富有成效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05方案”全面实行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得到高度重视,教学实效不断提高。“从教学的基本规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落实好‘四教’,即教材、教法、教点、教师。”[14] 从这一层面看,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掌握,加强统编教材的学习和使用,注意教材的规范;根据实际抓好校本教材编写,增加教材的时代感和亲和力;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梳理疑难点,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组织教师参加各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各类型的学术和教学研讨会,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等等。同时,积极应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学改革,也是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无定法,立足于调动学生主体性而采用的参与式、案例式、专题式教学形式,立足于新技术而加强的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翻转课堂应用,立足于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兴趣而推行的话语体系创新等都是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突破,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脑入心”,也在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4.落实保障:着力在加强党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统领上下功夫。党建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中发挥着积极支撑作用。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需要加强党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以党建的实际成效为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和提升实效性提供保障。
高校各级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掌握,决定了党建工作在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中的统领作用。通过发挥党委和党建工作的作用,实现理论创新发展、制度不断完善、资源深度融合、力量有效协同,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信服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切实保障。以党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党建工作不断寻求改革创新,提升工作实效。这需要我们围绕提升办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要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5] 解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各环节的实际问题,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密切结合师生的切身利益,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信念坚定、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研究党建规律,发挥理论和学科的支撑作用,提升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以此实现党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以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保障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掌握,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编辑:黄扬琦 校对:耿春晓)
参考文献:56 31861 56 17873 0 0 8482 0 0:00:03 0:00:02 0:00:01 8482pan>
[1][3][5][6][7][11][1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8.
[4]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1).
[8]李照雨.针对现实问题,抓紧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红旗文稿,2017(1).
[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4-26.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12]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289.
[14]顾海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15]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光明日报,2016-02-20.
(文章选自《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4期)